如果南朝还是萧氏的天下,萧氏或许还不会这么惆怅、迷茫。
若是那样,她只会归心似箭。
可惜,南朝已经换了主人,她这个前朝公主,身份尴尬,处境依然艰难。
再次回归,家已经不是自己的,反倒勾起了她心底的悲伤与愤恨。
“嗯!阿卿都安排好了!”
“出了平城,直奔津城,津城有港口,停靠着大船。”
“咱们坐船去广城,再经由广城入岭南。”
顾绎却没有那么的感伤。
对于他来说,北朝也好,南朝也罢,都只是他以及顾家施展的舞台。
南朝更适合顾家的发展,那就回到南朝。
北朝的种种,在离开平城的那一刻,就被顾绎舍弃了。
他甚至已经开始筹谋,去到岭南后,该如何帮着阿卿治理地方,稳固地盘。
多愁善感?
惆怅迷茫?
不存在!
顾绎此刻只有激荡的心情和彭拜的热血。
就算想要换个话题闲聊一二,他也不会关注已经被舍弃的北朝,而是——
“也不知道谢氏醒了没有!”
“她若醒来,定会跟阿继哭闹!”
对于顾家来说,谢氏已经像个搅屎棍了。
可他们又必须把人带走。
没办法,越是这样不安定的因素,就越要控制在自己手里。
谢氏不是顾幼仪,不是说舍弃就能舍弃的。
谢氏是顾继的发妻,为顾继生育了好几个孩子。
哪怕顾继写了放妻书,将她留在北朝,也会给顾家带来麻烦。
顾继必须要为孩子们考虑。
夫妻关系可以断,但母子亲情呢?
只要谢氏不改嫁,她就依然是孩子的母亲。
有人若是利用她生事,最后丢脸、受伤害的都是二房的几个孩子!
“……你醒了?”
“我们已经离开平城了,你若是不甘心,待我们登上大船,我可以把你送回平城。”
“只是,在这之前,我会给你放妻书,而你呢,也要写下与儿女们的断亲书。”
坐在马车上,看到谢氏悠悠转醒,顾继没有客气,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安排。
谢氏:……
原本还想哭闹一番,抓着顾继的衣襟骂他混账、没良心。
但,顾继的一番话,让她彻底哑了火。
呃,她确实偏心女儿,可她从未想过与夫君和离,与其他儿女断亲啊!
ps:谢谢书友亲的打赏,谢谢亲们的支持,谢谢啦!
男主要吃软饭(一)
顾继的一番话,彻底让谢氏安分下来。
“郎君,我、我不要和离!更不要写什么断亲书!”
谢氏低着头,小声的说着。
她又不傻。
自己都快四十的人了,早已做了祖母。
这个年纪和离,以后她还怎么办?
改嫁?
呵呵,这样的年纪,她只能嫁给更老的鳏夫。
都不是给人当后娘了,而是直接升级为后祖母。
且,以她的岁数,很难再生产。
再嫁的夫君,若是跟他没有亲生的孩子,她就始终无法融入新的家庭。
后母难为,后祖母更尴尬。
明明在顾家,她可以过着夫君敬爱、儿子儿媳妇孝顺的好日子。
为什么非要改嫁,给自己弄个尴尬难堪的身份?
谢氏不傻!
她会偏心顾幼仪,除了原本对于女儿的疼爱外,也是顾幼仪有大造化,可以给她更大的尊荣。
但,这样的“大造化”还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实现。
为了一个还不确定的美梦,让她舍弃现在的富贵、惬意的生活——
呵呵,她疯了才会这么选!
再说了,就算没有留在北朝,顾幼仪也是她的亲生女儿。
待到将来宇文氏一统天下,谢氏依然可以凭借血缘关系,重新得到那份荣耀!
顶多到时候,给女儿赔个不是,再好好的哄一哄。
母女之间哪有什么隔夜仇?
更不用说,她的离开,也不是自愿的啊,是被郎君喂了药,五花大绑的搬到了马车里。
……谢氏已经想好了将来如何跟女儿哭诉。
所以,对于顾继的“建议”,谢氏直接拒绝,“郎君,我、我就是放心不下狸奴!”
“但我真的从未想过离开您,离开二郎和五郎。”
谢氏口中的二郎、五郎,就是她为顾继所生的两个儿子。
两个儿子也都娶妻,孙子孙女都有了!
“……”
顾继淡淡的看了谢氏一眼,他没有去确定妻子这番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。
这都不重要!
顾继已经对妻子失望了,以后夫妻俩,也就只剩下了“相敬如宾”。
真心与否,顾继全然不在意。
再说了,到了他们这样的年纪,早已不会计较什么情情爱爱。
家族、儿孙才是最要紧的。
妻子若是安分,那就继续做二房的主母。
妻子若是还犯糊涂,那就让她退回内院去静养。
左右二郎的妻子是个能干的,完全可以代替妻子主持中馈,料理二房的一切。
“好!你既做了决定,那就安分些。”
顾继轻轻颔首,表示愿意再给妻子一次机会。
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
他没有再让婆子给妻子喂药,可也没有松开捆着她的绳索。
谢氏:……哼!好个顾继,他还是不放心我啊。
怕她在途中捣乱,怕她会影响到顾氏的“南归”计划!
估计等一行人上了船,船入了水,远离了北朝的土地,顾继才会把她放开!
谢氏心里憋屈,却不敢跟丈夫歪缠、吵闹。
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,谢氏太了解丈夫了。
看着温和、儒雅,实则固执又强势。
平时很少发作,可一旦爆发,就是翁姑、大兄等,也拿他没有办法。
而这一次,顾继很明显是真的下定了决心。
连下药、捆绑这种事儿都做了出来。
谢氏不聪明,可不是真傻。
看人脸色、识时务,还是能够做到的。
被捆着,就捆着吧,左右没有被抛下。
等上了船,等离开了北朝,他自然会放开她。
……
马车又摇晃了半个月,终于抵达了津城。
思书小说